通信原理考研的范围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通信概述:
包括通信的概念、分类、特点、模型、信息量、性能指标等。
随机过程:
涉及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特性、功率谱、自相关函数、概率密度函数,以及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和高斯噪声等内容。
信道:
包括信道模型、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的特性、信道容量、香农公式等。
模拟调制:
涵盖幅度调制(AM)、双边带调制(DSB)、单边带调制(SSB)、残留边带调制(VSB)、频率调制(FM)等系统原理及抗噪声性能。
数字基带传输:
包括数字信号的功率谱、传输码型、无码间干扰传输特性、部分响应、抗噪声性能、均衡等。
数字载波调制:
涉及二进制数字调制、QPSK、QAM、MSK、OFDM等概念和原理。
信源编码:
包括模拟信号的抽样、量化、脉冲编码调制(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压缩编码等概念。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涵盖最佳接收准则、最佳接收机、匹配滤波器、最佳传输系统等。
差错控制编码:
包括线性分组码、循环码、卷积码、turbo码和LDPC码等概念。
正交编码和伪随机序列:
涉及正交编码、伪随机序列、CDMA和扩频(SS)通信概念。
同步原理:
包括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等。
此外,有些学校或考试可能还会涉及以下方面:
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包括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特点、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模拟调制系统:
涵盖幅度调制原理、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非线性调制的原理、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等。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包括二进制数字调制原理、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多进制数字调制原理、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等。
信号与系统:
信号的分类、系统的特性及其关系,这是通信原理的基础。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
涉及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基本概念、特点、优缺点等。
复试科目:
可能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单片机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等内容。
建议考生根据报考学校和专业的具体要求,结合上述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同时,可以参考相关教材、参考书和考试大纲,以便更全面地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