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政审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立场:
考生需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有坚定的支持,不能有任何抵触行为。如果考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存在抵触行为,将被视为考核不合格。
刑事处分:
受过刑事处分的考生将无法通过政审。刑事处分是对个人违法行为的严重制裁,代表着个人在道德和法律层面存在严重问题,因此不适合继续深造。
其他处分:
若考生受到行政处分且未解除,或者受到党内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未满一年,受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未满两年,也将被视为政审不合格。这些处分表明考生在纪律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改正和反思。
犯罪记录:
考生若有流氓、盗窃、贪污、赌博、诈骗等不法行为,也将无法通过政审。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对考生的道德品质提出了严重质疑。
违纪记录:
组织纪律松懈,经常违反本单位规章制度的考生,同样不适合继续深造。作为研究生,应具备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学校和单位的规章制度。
病假累计:
一年内病假累计超过两个月的考生,也可能影响政审结果。长时间的病假可能反映出考生的身体状况不佳,无法适应高强度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计划生育:
超计划生育的考生也将被视为政审不合格。这是因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其他原因:
除了以上档案中存在的问题,档案本身存在问题也会导致政审不通过。例如,档案不完整、档案内容不真实等都会影响政审结果。
档案完整性:
政审对象的档案必须完整无缺,任何部分的缺失都会不符合档案审核的要求。档案内容涵盖高中、大学及工作经历,少了任何一个部分都不符合档案审核的相关规定。
直系亲属情况:
直系亲属有刑事犯罪记录,尤其是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或者直系亲属有危害国家安全罪、正在被立案审查的,也会影响考生的政审结果。
综上所述,考研复试政审是一个综合性的考察过程,涉及政治立场、法律遵守、个人品行、学习成绩、社会行为等多个方面。考生需要确保在这些方面都符合要求,才能顺利通过政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