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的技巧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掌握节奏和度
根据老师们的课程计划及自身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在日常学习计划中有条不紊且稳中有序地安排政治学习,忌过早、过晚,忌轻视、自傲、焦虑。
在“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较严格精确地控制政治学习时长,合理分配客观题、主观题学习时间,同英语、专业课等课程之间有均衡安排,忌虎头蛇尾、前松后紧。
跟对老师,系统学习
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考纲下的几本教材,对所有考点有一定了解。认真听课、做笔记,选择着手政治的时候,就要跟好课上的进度、课下的辅导,尽量做到不落课、不拖延,在遇到难点的时候也要及时向老师求助。
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政治学习和其它学科一样,不必效仿跟风,也不用因为自己一时找不到高效的学习方式就感到焦虑自责,只要我们自己找到一种规律并去适应它、坚持它,就能摸索出自洽的学习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倾情投入,不惧困难
在学习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寻求帮助,保持积极的心态。
选择题解题技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哲学原理及其方法论分为两类:单个概念的原理及其方法论(18组)和概念与概念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28组)。关键词翻译法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些原理。
马哲选择题中,考“根本原因”时,答案多选“生产力”或“生产方式”。其他部分考“根本原因”时,答案多选“矛盾”或“内因”。
毛中特选择题中,考“出发点、落脚点/归宿”时,答案多选“人民”。考“基本依据/总依据”时,答案多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基本国情”。考“根本保证”时,答案多选“党的领导”。考“根本保障”时,答案多选“依法治国”。考“动力”时,答案多选“改革”或“全面深化改革”。考“第一动力”时,答案多选“创新”。
分析题答题技巧
明确答题结构,先列出要点,再展开论述。注意逻辑清晰,条理分明,结合时政热点进行论述,提升答案的时效性和深度。
答题时尽可能分条且多写,相关性强的内容前置,相关性弱一些的也尽量写上,反正多写不扣分。分条使用第一、第二或者(1)(2)都行,尽可能分得清晰明确一些。关于马原的结合材料,建议是尽量有2-3处结合材料的地方,如果实在找不到,那就改写一下题干结合材料。
时政热点整合
重点关注近半年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尤其是与政策方针相关的内容。利用之前整理的错题集,进行针对性复习,确保每一个易错点都得到彻底掌握。
模拟考试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真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场环境,严格计时。通过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调整答题策略,特别是时间分配。
构建知识框架
冲刺阶段,更需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通过思维导图或知识树等形式,将各科目的核心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便于快速检索和记忆。
答题时间管理
训练自己在有限时间内高效答题,特别是分析题,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道题都能得到充分的思考和回答。
背肖四
背诵肖四(肖秀荣四套卷)是积累答题语料的有效方法。到考试的时候,可以从中找到合适的答题内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复习时,要把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识记。同时,注重培养灵活创新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联系相关原理进行分析、评价或辨析。
通过以上技巧规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考研政治的复习效率和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