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非法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免考入学获双证
部分公司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广告类信息,宣称“考研的天要塌了,学位法已通过,明年实行多校免考读研”“985/211可申请制入学”“毕业后拿毕业证学位证双证,学信网可查”“六个月简单水个硕士,还是全日制”“双证硕士,降分扩招”等。这些信息均不属实,系曲解有关法律和政策,将研考、推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中外合作办学、研修班等众多项目糅合混淆,偷换概念。
考试包过
一些辅导机构、自媒体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交一定费用可实现包录取甚至协助保毕业,不过线不录取就退费”“可在考前获取真题和答案”“有内部指标(计划、名额)确保录取”等信息。这些信息实际上是营销噱头,相关机构在赚概率费,甚至通过组织作弊等非法手段窃取试题和答案,已涉嫌违法犯罪。
虚假培训及辅导班
诈骗分子往往在网络上发布虚假的培训和辅导课程,声称可以通过这些课程帮助考生提高分数。这些课程往往价格高昂,却提供的内容却不值一提。有些甚至会利用知名导师的假名进行宣传,吸引无知的学生报名。考生在选择辅导班时,应该选择那些口碑良好、证据真实的机构,避免落入骗子的圈套。
假冒信息员
网络上有些自称为学姐、学长的人会主动联系考生,向他们提供“独家信息”或“考试秘籍”。实际上,这些信息常常毫无实际价值,甚至可能是故意误导的谎言。这类骗局通常通过社交平台传播,因此考生需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来自陌生人的信息。
代考骗局
在考研中,一些考生由于压力或时间不足,可能会寻求代考服务。然而,这种做法不仅违法,而且风险极大。
非法资料出售
一些人在网络上非法出售考研真题、复习资料,声称其内容特别可靠,能够帮助考生拿到高分。然而,这些资料的真实性和价值都得不到保障,且购买这些资料的行为本身也是违法的。
建议考生在准备考研时,选择正规、有资质的辅导机构和资料,避免被上述非法信息所误导,确保自己的权益和考试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