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个复杂而耗时的过程,作为老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择校
名校情结:如果有名校情结且不在乎学校和工作城市距离,可以选择目标院校定得高一些,国内学校任选,选个美丽的城市读书深造也很开心。
工作忙碌:如果工作比较忙,也不想太折腾,可以选择离工作单位较近的学校。定好目标后要和学校提前联系,问清楚集中上课时间,有的学校是周末开课,有的是寒暑假集中开课。
学费、住宿、奖学金和学制
学费:师范类院校一般学费较为便宜,8000元/年起,可以上学校官方网站查到。
住宿:一般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提供住宿,需要自行解决,有的学校也会象征性收几百块钱住宿费,提供学校宿舍。
奖学金: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没有奖学金,一切自费,也不排除学校有其他政策。
学制:学制2.5年-3年不等,各个学校要求不同。
定向与非定向问题
定向:如果不是有单位政策支持在编教师读研究生(给你报销学费,要求你读完研究生继续在本单位教书并达一定服务年限),报考时必须选择非全日定向。
非定向:其他考生按报考学校报名要求来就行。
考试科目
统考选拔:无论非全和全日制,都要参加统考选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轮。初试通常是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其中专业课部分可能是统考,也可能是报考学校的自主命题。复试时,非全和全日制考试一起参加复试(笔试、英语口语、综合面试等)。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跨度大概是每年12月底到第二年4、5月。
早期准备
确定报考意向:尽早开始准备,早期的准备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提高应试能力。
深入了解专业课程:对所报考的专业课程进行深入了解,研究考试大纲,明确重点和难点。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和考试时间表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各科目的复习时间。
备考资料选择:选择与考试大纲相符、权威性强的教材和资料,确保覆盖考试范围。
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测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应对考试的能力,同时提高应试技巧。
注重基础知识:考研涉及的内容广泛且深入,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建立坚实的知识体系。
多角度学习: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如听课、自习、讨论等,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提高理解和记忆效果。
科学复习:分阶段、分科目进行复习,注重整理、归纳知识点,做好复习资料和笔记。
解决疑难问题:遇到困难或疑惑时,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或寻求解答,不要让疑问堆积影响学习进度。
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时间分配,既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复习,也要兼顾公共课程和英语等科目的学习。
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进行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规范考试流程:熟悉考试流程和规则,包括报名、缴费、考试时间地点等信息,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保持稳定心态:考研备考是一个漫长且辛苦的过程,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要轻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
考前准备
时间规划: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复习计划等,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笔记、思维导图等,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心理调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考研是一项压力很大的任务,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生物钟调整:提前调整好生物钟,以最佳的状态参与考试。
双证准备:提前准备准考证和身份证,确保在有效期内。
时间规划: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和时间,避免因预留时间不足而影响考试当天正常入场考试。
考试工具:携带好考试所需的证件和文具用品,如身份证、准考证、学生证、诚信考试承诺书等。
考试期间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