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阶段
熟悉教材:主要使用彭聃龄的《普通心理学》、林崇德的《发展心理学》、郑雪的《人格心理学》等指定教材。仔细研读,理解各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知识框架。
整理笔记: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做好笔记,将重点、难点、易错点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梳理,便于后期复习和记忆。
补充拓展:虽然大纲中未明确将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和实验心理学列入参考书目,但真题有涉及,需适当补充阅读相关教材,如张厚粲的《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等,了解基础统计方法、测量工具和实验设计等内容。
强化阶段
深入学习:结合教材和笔记,对各学科的重点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如普通心理学中的认知过程、人格心理学中的各种人格理论等,同时关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练习巩固:选择一些与教材配套的练习题或辅导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刷题训练,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注意总结错题,分析原因,查漏补缺。
冲刺阶段
真题模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进行真题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做完真题后,认真分析答案,总结答题技巧和规律,如答题的结构、要点的阐述等。
背诵记忆:反复背诵重点知识点和自己整理的笔记,强化记忆效果。可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如关键词记忆、联想记忆等,提高背诵效率。
复试准备
复试笔试科目为心理测量,需针对此科目进行复习和准备。
建议考生按照上述建议进行备考,同时多做一些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以便更好地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