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济学名词解释

宸爸爱学习 · 2024-12-27 07:32:34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和企业的行为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的行为,包括总产出、就业、通货膨胀等。

需求与供给

需求表示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供给表示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能够销售的商品数量。

均衡价格

是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市场达到均衡。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总和。

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实际收到的价格与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总和。

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

需求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供给弹性衡量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效用

衡量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或快乐。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量化,可以用数值表示。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排序,不能量化。

无差异曲线

表示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组合偏好相同的点的轨迹。

预算约束线

表示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够购买的商品组合。

消费者均衡

是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效用的状态。

边际替代率

消费者愿意交换的商品数量比例,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勒纳指数

衡量垄断厂商市场势力的指标,计算公式为(P—MC)/P,其中P是价格,MC是边际成本。

学习曲线

描述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

限制性定价

是厂商为了阻止新厂商进入市场而设定的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的定价策略。

攀比效应与虚荣效应

攀比效应是指消费者希望拥有其他人已拥有的商品。

虚荣效应是指消费者希望拥有独一无二或少数人享有的商品。

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洛伦兹曲线表示社会财富的分配情况。

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值越低表示分配越平均。

人力资本

是指个人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获得的技能和知识,这些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带来收益。

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劣质商品将优质商品挤出市场。

道德风险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能将成本转嫁给他人。

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

表示可贷资金需求量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贴现率

用于计算投资净现值时的利率。

可分散风险

是可以通过多样化投资来降低的风险。

主导厂商与优势策略

主导厂商是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具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厂商。

优势策略是在所有可能的策略中,对某一方最有利的策略。

这些名词解释是考研经济学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希望这些解释对你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