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类专业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考研方向
哲学专业考研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
第二类: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
第三类:科学技术哲学。
其中,第三类科学技术哲学选择人数较少,大部分考生选择的是第一类和第二类。
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设置
哲学专业在各个招生单位课程的设置略有不同,但常设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与哲学史方法论研究、儒家哲学研究、道家哲学研究、佛教哲学研究、哲学经典原著选读、伦理学专题等。
专业型硕士与应用
哲学专业只有学硕,没有专硕。这意味着选择哲学考研的考生应优先考虑学术研究和学好哲学,而非快速就业。
跨考难度
不考数学(只有逻辑学个别院校会考数学)。
报考人数少,竞争压力小。
复习教材少,适合跨考,没有跨考歧视。
就业方向
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
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除公务员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但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等条件要求较高。
高校留校教师:这个相对稳定,收入可观,但对学校和后续学历有比较高的要求。
企业:毕业生可到企业的党办、文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
考试科目
哲学专业考研科目通常包括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和外国语为全国统考科目,专业课则根据报考学校和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推荐院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国内一流研究生院,学科评估为一级学科,设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位于B区中的211院校,招生人数较少,复试分数线较低。
备考建议
哲学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考生需要对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并对所学知识有深入了解。
由于哲学专业不考数学,适合数学基础较差的考生选择。
综上所述,哲学类专业考研适合对哲学有浓厚兴趣、希望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的考生。考生在选择报考方向和院校时,应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做好充分的备考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