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西大学:广西大学在考研复试中曾被指存在不公平对待,例如某专业刷掉了大量第一志愿外校的学生,只录取了少数本校学生和985高校的学生。此外,广西大学在调剂环节要求交费,且对非优质生源进行低分处理。
2. 山东大学:虽然山东大学在招生方面较为严格,有报道称在2019年考研复试调剂中开始招收双非本科的学生,但仍有不保护第一志愿的情况,优先录取985高校的调剂生。
3. 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在复试中刷人比例较高,例如信科院电子信息专业复试比达到2.7:1,法律(非法学)专业复试比2.14:1,化学专业复试比2.14:1等,且存在不保护第一志愿的情况。
4.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电气专硕的复录比达到了5.6:1,土木专硕和机械专硕的复录比也分别达到了3.7:1和3.9:1,显示出较高的竞争压力和不小的刷人比例。
5. 青岛大学:有报道称青岛大学在美术史专业中存在压分现象,导致只有1人上线,且存在临时换考专业课的情况。
6. 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技术专业一志愿进复试45人,最终录取25人,复试刷人比例1.8:1,超出教育部规定的正常刷人比例,且存在接收调剂的情况。
7. 济南大学:据报道,济南大学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给预调剂生打电话但正式调剂后拒绝的情况。
8. 云南大学:云南大学作为B区排名靠前的211高校,每年都是调剂的重灾区,存在不保护第一志愿和压分的情况。
9. 郑州大学:郑州大学在调剂环节存在不保护第一志愿的情况,倾向于录取优质调剂生源。
10. 深圳大学:深圳大学近年来压分严重,报考热度上涨,性价比不高,且存在不分专业接受优质调剂生的情况。
11.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每年压分严重,把名额留给高分调剂和本校学生。
12. 安徽大学:部分专业压分严重,倾向于调剂时接受优秀生源。
13. 江南大学:江南大学不保护第一志愿,青睐优质调剂生源。
14. 首都师范大学:一志愿和调剂生一起参加复试。
15. 华中师范大学:有一个优质调剂生源专项计划,为调剂生开放了绿色通道。
这些学校在考研复试中的行为被多次报道并引起争议,建议考生在选择报考这些学校时要格外谨慎,并详细了解其招生政策和复试流程,以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