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研须知常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基础知识
音及音的性质:音有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长短(延续时间)和音色(发音体性质、形状及泛音)四种主要性质。其中,音的高低和长短在音乐表现中最为重要。
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称为音列,各音称为音级。基本音级有七个,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标记。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中国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远古夏商时期:中国音乐的起源包括模仿说、劳动说和感情说。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称为“乐舞”。
夏商周时期: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商代的音乐教育不仅教本国的贵族子弟,还有别国的学生。使用的乐器包括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等。
音乐考研的相关政策
招生单位分区:教育部将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一区和二区,一区分数线一般高于二区分数线。报考一区的考生为A类考生,报考二区的考生为B类考生。
照顾性政策:参加特定志愿服务项目服务期满的考生和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役的考生,在考研时可以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考试科目与要求
专业课程:音乐考研通常包括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练耳等课程。这些课程是专业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课程:英语和政治也是考研的必考科目,需要取得一定的成绩。
选择院校与导师
选择院校:明确目标院校是考研的重要步骤,需要考虑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专业方向。
跟随导师:选择功底扎实的导师,能够跟随他们学习正确的知识,了解作曲家的创作逻辑和特征,深入理解作品。
心态与准备
良好心态:在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系统复习: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有所侧重地进行复习,避免全面撒网。
以上是音乐考研的一些基本常识,希望对准备参加音乐考研的学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