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板块。以下是心理统计学考研的一些关键点:
描述统计
数据初步处理:包括数据的挑选、整理、分组和呈现。
特征值计算:使用较少的数据来反映整组数据的特征。
关系描述:描述事物属性之间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推断统计
概率论基础:需要掌握正态分布、二项分布等概率分布。
样本分布:均值分布、卡方分布和F分布。
假设检验:基于均值分布的检验。
卡方检验:基于卡方分布的检验。
方差分析:基于F分布的检验。
学习建议
理解公式:通过理解来巩固加深对公式的印象,而不是死记硬背。
计算能力:具备基本的加减乘除以及乘方、开方运算能力,减少计算错误。
综合题与实验设计:统计与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结合,注意融会贯通。
题目区分度:注意题目的区分度,理解不同题目类型和应用场景。
复习重点
记忆方法:采用记忆魔法等方法帮助记忆公式和概念。
理解观点:心理统计学是一门观点性的科学,需要将统计方法与心理学研究情境结合。
解决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练习提高运用公式、原理解决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区别调节和中介
中介效应:探讨一个变量(X)如何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变量(M)影响另一个变量(Y)。
调节效应:探讨第三个变量(W)如何影响变量(X)与变量(Y)之间的关系。
额外提示
考查目标: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并能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复习计划:根据往年试题分析,明确高频考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以上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准备心理学考研中的心理统计学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