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英语科目之所以难熬,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考试选拔目标的变化
随着研究生教育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对考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考研不再仅仅选拔具备基础读写译技能的学生,而是希望选拔出能够流畅阅读外文文献、精准撰写学术论文、自如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高层次人才。
英语作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中占据核心地位。近年来,学术领域不断拓宽边界,新兴学科层出不穷,跨学科研究成为常态,这要求考生具备处理大量专业性强、涉及前沿知识的外文资料的能力。
试题难度提升
为了让学生提前适应这种学术环境,考研英语试题的难度不断提升。阅读材料的选取更加注重专业性、前沿性与多元性,例如,选取来自顶级学术期刊的论文片段作为阅读理解素材,这些材料通常包含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冗长的句式结构。
考生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还需洞察作者的研究思路、观点倾向,这对考生的词汇量、语法功底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反押题与反套路趋势
在过去的考研备考中,许多辅导机构和名师通过分析历年真题,研发出了一套套看似有效的备考策略,包括针对作文、阅读题型的固定模板与解题套路。
然而,这种“应试捷径”与研究生教育所追求的真实语言运用能力背道而驰。考研英语更加注重考察考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学术素养,这使得许多依赖套路和模板的考生在考试中难以取得理想成绩。
综上所述,考研中英语科目难熬的原因主要在于考试选拔目标的变化、试题难度的提升以及反押题与反套路的趋势。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考生需要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包括扩大词汇量、加强语法训练、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会如何有效地阅读和理解专业性强、涉及前沿知识的外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