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录比
人大外交学专业的报录比一般在12:1—15:1之间。
初试考试内容
初试包括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625政治学原理、810国际类综合。
810国际类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三大部分。
复试内容
复试的笔试内容与其他专业相同,面试由各专业自主进行。
复试分数线:2022年为总分365分,政治55分,英语55分,专业课90/90分;2021年为总分372分,政治55分,英语55分,专业课90/90分;2020年为总分370分,政治55分,英语55分,专业课90/90分。
参考书目
625政治学原理的参考书目包括《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杨光斌;《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杨光斌;《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杨光斌;《政治学原理》张小劲,景跃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10国际类综合的参考书目包括《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彭明,程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著,天津教育出版社;《中国政治制度史》张鸣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唐晓著,世界知识出版社;《民主政制比较研究》宋玉波著,法律出版社。
培养目标
外交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外交外事、政策研究、教学科研、新闻传播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其他信息
外交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政治学原理外,还需要关注时事热点,并且对英语能力有较高要求。
该专业毕业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分布。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考研的要求和考试内容,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