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学的授课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韩文授课
学生在入学前需要准备TOPIK成绩,本科一般要求TOPIK3/4级,大学院则要求4及以上,建议考到5级以上。
课堂上,学生通常是两三人一组,课后在咖啡厅或图书馆自由讨论、资料收集和制作PPT总结。
每学期有16到20周,每周的课上主要是进行发表(발표),即每组选一个代表,用PPT形式展示研究情况,并接受教授提问和总结。
中文授课
针对中国留学生,一些学校提供中文授课课程,配备中文翻译助教或中文教授授课。
学费相对较高,但课程时长可能缩短,例如硕士研究生可能从常规的两年缩短到1.5年或1年。
英文授课
主要针对开设中文授课的专业,以及部分顶尖院校的特殊大学院(如GSIS)提供的项目,大多是商科类课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课程。
授课特点包括:
教授在第一节课会介绍自己和课程内容,以及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
授课方式可能包括按教材授课、时事分析、小组作业和发表等。
韩国大学的老师有较大自主权安排评分标准。
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指定教养课。
学生选课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每学期修18-20学分。
韩国语学院注重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辅导。
请注意,授课方式可能会因学校、课程和学期而异,具体情况建议参考具体大学的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