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留学生前往欧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欧亚铁路交通线
从北京前门火车站出发,经过天津、山海关,然后通过沈阳、长春、哈尔滨至满洲里,再出东北。
使用法国邮船公司(P&;O远东航线)或劳埃德·里雅斯特航运公司的邮船,经过香港、西贡、新加坡、科伦坡、亚丁、吉布提、苏伊士运河、塞得港抵达马赛,再转乘火车前往法国巴黎或德国柏林。
若前往英国,则从巴黎坐火车至加来,然后乘船渡过多佛海峡至英国伦敦。
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大西洋航线
从上海出发,经日本神户、横滨,横跨北太平洋,抵达美国西海岸。
可以选择乘坐火车横穿北美大陆抵达纽约,或通过巴拿马运河抵达美国东海岸,再从纽约乘船前往英法德意。
水路出国方式
“藏舱”方式:出国者不必办理护照和出境手续,只需支付一定费用,在上海的客栈与远洋货轮水手长联系,躲藏在船上,到港后由首长领上岸。
办理护照出国:出国者支付一定费用,在上海的公昌、公达利、同昌等钱庄办理护照,然后乘轮船经香港、新加坡等地,过马六甲海峡或绕道好望角抵达欧洲。
飞机
虽然飞机在民国时期尚未普及,但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留学生选择乘坐飞机前往欧洲。
以上信息基于历史资料,具体旅行安排可能因个人情况和当时的政治环境而有所不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全面,且涉及的费用和旅行条件可能随时间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