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留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主要基于学习成绩的免试直推
学校会划定基本学习成绩要求(主要考察学分绩),按照一定名额比例下发到各院系。
院系列结合其他方面情况,上报名单,学校审批。
一般只有班级前几名才可能保研。
特长生免试直推
有些学校为了招徕或留住特长人才,会给予特别优惠,免试推荐就读研究生。
常见的是体育类和文艺类特长生,但名额少,要求很严。
校际间免试直推
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提倡向其他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
在该校难以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可能在其他学校如愿以偿。
免试推荐、保留入学资格
保送生不是马上就去读研,而是保留入学资格一、两年。
学生先按照学校安排去有关部门工作(如作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或作为教育部门选派人员去边远地区支教。
条件相对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请,一般只有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或活动积极分子才有入选资格。
常规保研途径
春令营/夏令营:
属于保研的提前环节,一般在暑假或春季举办。
通过参观实验室、听讲座介绍各导师研究方向、学术交流会等形式来招收研究生。
通过考试评价学生表现,优秀营员可获得拟录取资格。
夏令营并非正式的推免复试环节,拟录取通知理论上不具备效力,学生还需在9月份的教育部推免系统上正式填写志愿。
预推免:
简化版夏令营,省略了讲座、各种特色活动等环节,直接进入笔面试等环节。
高校公布预报名招生简章,申请者报名并准备材料,学校审核筛选,通知复试,参加复试后拿到预录取资格。
九月推免:
即研招网推免系统,也称“国家推免服务系统”。
各院校根据招生名额进行招生,一般是进行名额补录。
推免生可填报志愿,接收并确认招生单位的复试及待录取通知。
非常规保研途径
校际互推:
教育主管部门鼓励高校间学术交流,减少学术近亲繁殖,提倡向其他高校免试推荐优秀毕业生。
在该校难以获得保研资格的学生可能在其他学校如愿以偿。
支教保研:
去西部偏远地区进行一年的工作,一年后,在本校攻读研究生。
选拔条件包括学习成绩、综合排名等,一般保研本校。
特殊保研:
包括特殊学术专长、工作保研、硕师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等。
每种特殊保研方式都有相应的选拔条件和程序。
建议
提前规划:保研需要提前规划,了解各个学校和院系的保研政策和要求。
突出优势:在申请保研时,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如学术成果、科研能力、特长等。
准备充分:提前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如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等。
关注政策:及时关注学校和教育部的保研政策,不要错过重要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