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留学时,选题课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下是一些建议:
注意选课时间
美国大学大一的选课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具体时间以学校官网以及选课提醒邮件为准。要提早开始准备,这样才能减少选课方面的压力,注册越早越能选到心仪的课程。如果选课中出现任何问题,也有充足的时间解决。
了解课程分类
通用课程:美国大学前2年是通识教育,学习所在院系的通识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人文、社科、数学、科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也为后面的专业课程打基础。
选修课程:可以从任何学院或院系里挑出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修到的学分可以算入结业所需求的学分总数。
专业课程:在确定好专业和小方向后,对这类课程的选择余地就有了一定的限制,有的学校会直接给出推荐的选课课表。
确保足够学分
学分(semester credit hour)是衡量学生学习进度的标准。不同课程的学分一般依照课时来定,一般1个学分对应每学期16小时课程,一门3学分的课程就该对应48小时课程。一般取得四年制的学位,需要修完120-128个学分,所以每学期修16学分。
了解课程大纲
在网上的课程系统中可以看到课程纲要(syllabus),包括课程内容、使用的书籍、进度安排、考试时间、作业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等多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需要仔细研读课程纲要里面的所有内容,确保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了解教授
有时课程的名称、内容相当吸引人,但该教授是个“Killer”,可考虑放弃该门课。所谓“Killer”教授通常有很多考试、作业,而且分数给的不高,一般而言并不受学生欢迎。
合理安排课程
选课时将课程合理安排在每个学期,可以上一些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和所谓的“水课”,避免一学期课业太过繁重,但“水课”切记不可多上,避免浪费学分。
提前了解课程
在第一次上课时或者在网上课程系统中,记得提前查看Syllabus,了解课程内容、进度安排、考试时间、作业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等。如果对选课有问题,可以在选课前通过邮件和Academic Advisor约个面谈,也可以向学长学姐询问课程具体情况。
及时调整
一般来说,学生在开学后一段时间内都可以进行自由选课和退课,如果觉得自己不能应对繁忙的课程,前两周内及时进行调整。如果你感觉学习生活适应的还算顺利,学业得心应手并且自己还有余力,还可去找Advisor提高自己的学分上限,每个学期可多上1-2节课程。
考虑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
选择课程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有助于实现自己目标的课程。例如,如果未来想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或工作,应选择相关的专业课程和荣誉课程。
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通常会提供各种资源,如学术辅导、选课咨询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你做出更明智的选课决策。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更加系统地选择和安排课程,确保自己在留学期间能够顺利学习并达到预期的学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