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之路的骗局是什么呢

社会有识 · 2024-12-27 02:54:39

留学之路可能遭遇的骗局包括以下几种:

规划申请期骗局

虚假录取信息:不法分子假冒学校招生办或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录取信息,保证录取,诱骗学生和家长支付费用。

入学适应期骗局

电信诈骗:骗子冒充大使馆、警察局等官方机构,以涉嫌违法犯罪、包裹有问题等理由,诱导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网络诈骗:虚假的网络购物平台、社交平台设下陷阱,留学生在进行网络购物和社交活动时可能掉入圈套。

私人换汇诈骗:不法分子以优惠汇率为诱饵,吸引留学生上钩,骗取钱财,甚至可能涉及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择校陷阱

野鸡大学:不具备办学资质的“野鸡大学”利用虚假宣传、低学费等手段吸引留学生,学生入学后发现学校不具备合法办学资格,文凭不被认可。

申请陷阱:不良中介篡改或虚假陈述申请材料,帮助学生获得不正当的录取机会,并在费用方面设下陷阱。

签证陷阱

签证欺诈:不法分子利用留学生签证办理时的焦虑心态进行欺诈,承诺通过特殊渠道快速办理签证,实则进行诈骗。

生活陷阱

租房骗局:不良中介或房东以低价租房为诱饵,骗取留学生的定金或租金,甚至冒充房东直租,骗取个人信息和租金。

求职骗局:不法分子利用留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以高薪为诱饵,骗取个人信息和押金,或冒充招聘公司,骗取面试费用或培训费用。

社交场合骗局:骗子利用社交场合的机会,与留学生建立联系,以各种借口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甚至冒充警察或其他执法人员。

合作办学骗局

虚假合作办学:一些所谓的“一加三”合作办学项目,实际上只是租用教室和培训班,无法提供真正的留学体验。

专升硕骗局

虚假宣传:一些中介声称可以办理“专升硕”,但实际上马来西亚政府并没有这种政策,学生最终可能只能获得有限的学分或需要再读两年。

奖学金诈骗

虚假奖学金:骗子声称可以获得高额奖学金,要求留学生支付费用以获取奖学金资格。

移民局、警察局诈骗

冒充机构:骗子冒充移民局、警察局等机构,以各种理由要求留学生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网上投资欺诈

金融骗徒: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或网站论坛接近留学生,利用虚假投资项目骗取钱财。

税局诈骗

虚假退税:骗子自称税局,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通知留学生有关退税的信息,要求提供个人信息,进而窃取敏感数据。

虚拟绑架

虚假威胁:骗子冒充政府人员,声称留学生因安全问题被绑架,要求家属支付赎金。

以上是留学之路上可能遇到的常见骗局。建议留学生在规划留学过程中,通过权威渠道了解学校信息,选择正规中介,并在签订合同前仔细阅读条款,确保透明度和合法性。同时,留学生也应提高防范意识,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或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