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前往海外留学,尤其是到日本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清政府官派
驻日公使为培养日语精英而选拔的学生。
南北洋大臣、地方督抚为培养文武人才而选派的留学生。
自费出国
多出现在1898年后,1903年开始迅速增多,1905年占了大部分。
亡命客
维新或革命失败后的逃往日本的亡命客,如戊戌变法的康梁等人,惠州起义后的孙文,长沙起义后的华兴会成员。
留学热潮时,甚至拖家带口的人都有,鱼龙混杂,也算是出国的一种形式。
留学日本的过程艰辛,但相比于欧美,它更为经济实惠,因此受到了很多中国留学生的青睐。例如,1902年有留学生从南京乘坐日本轮船“大贞”号出发,经过长江,从上海出海,4月4日抵达横滨,全程大约用了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