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72年至1875年间, 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赴美留学,前后共四批,合计120人。这些幼童中包括了许多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留美幼童:
容闳:
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县人,是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被誉为“留学生之父”。
詹天佑:
字眷诚,号达朝,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梁敦彦:
广东顺德人,同治十一年(1872年)作为第一批留美幼童被清政府派住美国留学,1878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
蔡绍基:
广东香山人,首批留美幼童之一,后来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
唐绍仪:
广东香山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成为第三批留美幼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
黄开甲:
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也是最早参加世博会的汕头人。
这些留美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和文化,学成后回国在科技、铁路、外交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