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国留学时,学生们会使用一些特有的术语或俚语来描述申请过程、学校生活和其他相关经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留学黑话:
Waive:
指豁免一些语言成绩或费用,例如在申请部分美国大学时,学生可以凭借优秀的学术和语言能力及提交相关材料来Waive托福成绩。
裱花:
谐音“标化”,指的是标准化考试成绩,如雅思、托福、GRE、GMAT等,这些成绩是院校筛选申请者的重要指标之一。
套磁:
指提前给院校教授发邮件,以便互相了解,或者通过此方式申请进入教授的研究组成为研究成员,以此来进行科研背景提升。
Defer:
延迟录取,意味着学生既没有被录取,也未被直接拒绝。有些学校喜欢用此方式来“拖着”,以确认学生的优劣。一般建议学生补充申请资料,同时努力申请其他学校。
全聚德:
北京著名烤鸭店的谐音,意思是自己的申请全都被学校拒绝了,一般用于自嘲。
大葱:
是congratulations的简写,留学生们发“大葱大葱”就是表达对拿到offer的小伙伴的祝贺。
翠鹿/翠菊:
翠鹿谐音“脆录”,意为果断录取;翠菊谐音“脆拒”,意为果断拒绝。
卧佛寺:
谐音offer,留学生们每天拜拜卧佛寺,寓意offer到手更容易。
25 Fall / XX Fall:
数字加Fall是指该年第一学期入学,例如25 Fall即2025年秋季入学。
con offer:
有条件录取,指申请人在语言、GPA等达到标准后即可正式录取。
BG / Bar:
BG是Background的简写,指申请人的申请背景;Bar是指录取门槛。
DIY / 半DIY:
DIY即Do it Yourself,指不依靠中介自己完成申请留学流程;半DIY是指从中介或咨询中获取少量指导。
杀托/屠鸭:
分别指代考托福和雅思的英勇行为。
BMW:
除了是宝马汽车的缩写外,在留学圈还形容当代留学生的出行方式——“Bus + Metro + Walk”。
shm:
是“Shaking My Head”的英文缩写,中文直译的意思是“摇摇头”,在对话中使用是表达“傻眼”或是“不太行”的意思。
fomo:
全称是“Fear of Missing Out”,原意指担心自己缺席时其他人会获得有益体验的忧虑情绪,后逐渐成为网络流行语,引申为害怕错过朋友圈里发生的事情。
athleisure:
由athlete + leisure组成,表达的是一种运动休闲风格,后深层含义为去健身房只为了拍照留念,而不是真的锻炼。
这些黑话在留学生之间广泛使用,有助于他们更简洁、幽默地表达自己的留学经历和感受。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