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出国留学主要分为官费和自费两种方式。以下是留学费用的概述:
官费留学
条件:通常要求有功劳或考取庚子赔款留学生。
资助标准:例如,钱钟书1935年去英国牛津大学时,官费留英庚款资助标准包括服装费、交通费和每月学杂费及生活补贴。
费用:以20世纪20年代汇率计算,钱钟书每月可得到约16320元人民币的补助,年收入接近20万元人民币。
自费留学
门槛:相对较高,但手续简单,不需要护照和复杂材料。
费用:自费留学费用较高,例如季羡林去德国留学时,每月得到约110银元的补助,费用勉强够支付生活费用。
其他留学方式
半工半读:如蔡元培,通过为商务印书馆著书或翻译赚取费用来解决学费问题。
费用对比
欧美留学:大约需要一千两银子每年,其中学费240两,食宿费960两。
日本留学:一年大学学费大约是17两银子,加上生活费后,每年花费较低。
结论
留学费用因目的地、时期和个人情况而异。官费留学通常费用较低,但竞争激烈,自费留学门槛虽低,但费用高昂,只有家境较好的学生才可能承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