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留学生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学习:
学习地点 :留学生通常在国子监学习,这是朝廷的官方学院,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等六个分院。学生类型
学问生:长期留学,学制一般为10年,接受通才教育,主要学习儒学经典。
请益生:有一定基础的留学生,来华进行研修,学习期限可长可短,学习专业知识如书法、律令和算术。
还学生:随遣唐使来华,并一同返回,进行短期培训。
学习内容
经典儒学:如《论语》、《孝经》、《尚书》、《公羊传》或《谷梁传》、《毛诗》、《周礼》或《仪礼》、《礼记》或《左氏春秋》。
专业知识:书学讲授书法,律学讲授唐朝律令格式,算学讲授算术。
教学方法:
包括讲论、问难、诵读与读书指导。
考核方式
旬考:每十天考核一次,需背诵千字、讲解两千字。
岁考:口问大义,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不及格则重修或退学。
毕业考:模拟科举形式的考试。
语言要求:
留学生需通过汉语水平测试,汉语不达标者无法入学。
生活待遇:
国子监为留学生提供吃住,学习期间一切费用全免。
留学生在唐朝的学习经历不仅限于学术学习,还包括对唐朝礼仪制度的了解,这对他们回国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