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是指 中国教育机构与国外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教育教学活动。这些活动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招生方式。
计划内留学项目
学生需要参加高考,依据高考成绩自高向低录取。
每年录取分数较高,且每年均有调整。
招生标准按照高考同地区同批次录取,高考成绩需要达到中国高校录取分数线。
留学模式
国内高校和国外某一所高校共同合作,针对一个专业的留学项目。
学生在国内高校学习一定学分后,可以到国外合作大学继续学习,最终获得国外大学毕业证。
中外合作办学留学
学生在国内大学学习一定学分后,可以到外国合作大学继续学习,最终获得国外大学毕业证。
这种留学形式更注重提供学术文化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国际学术体验。
留学预科
学生出国留学前学习的预备课程,主要为语言成绩差的学生开设。
目的是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全日制学习,使学生的语言成绩达到目标大学的录取标准。
转学分留学模式
学生首先在国内的大学学习2-3年,然后再转去国外大学进行余下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取得国外大学的学位。
学生在国内大学学习期间,提前预修国外大学的学分,所修学分届时会随着学生出国留学,转到学生所录取的学校。
联合招生
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联合招生,上课地点在国内,有一半时间在国内,另一半时间在国外学习。
学生符合一定条件后,可获得国外大学颁发的相应硕士学位证书。
招生名额
中外合作办学留学属于计划外招生,不纳入统招计划,因此招生名额较多,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建议
选择合适的留学模式:根据个人情况和目标,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留学模式,如计划内、计划外、留学预科或转学分等。
了解合作院校:仔细研究合作院校的教育质量、专业设置和留学政策,确保选择到合适的学校。
重视语言能力:对于计划外留学项目,特别是转学分项目,语言能力是成功的关键,需提前做好准备。
咨询专业人士:在申请前,咨询专业的留学顾问或教育机构,获取详细的招生信息和申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