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叫留学生

宸爸爱学习 · 2024-12-27 13:49:55

“留学生”这一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并追溯到唐代。在唐代,日本政府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由于唐使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有限,为了更有效地吸取中国文化,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开始,同时派遣了“留学生”和“还学生”。

所谓“留学生”,是指那些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而“还学生”则是随同遣唐使一同回国的学生。这个名称后来被日本人沿用,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泛指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

因此,唐朝称留学生为“留学生”的原因是因为这一名称最早由日本人创造,用于描述那些在遣唐使回国后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一名称后来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