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卖假酒的处理方式取决于其行为的严重程度和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是可能的法律后果:
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和第五十条,如果销售金额未达到刑事责任的标准,可能会被责令停止销售、没收假酒,并处以罚款,严重者可能会吊销营业执照。
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如果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可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如果销售金额更大,将面临更严厉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罚金,甚至没收财产。
具体处理方式将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销售金额、是否有故意欺诈行为、是否有前科等因素。如果留学生卖假酒的行为被证实,他们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