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落地时间通常是指留学生首次入境的时间,这个时间对于计算留学生落户资格、社保缴纳时间等都有重要影响。下面是一些关于留学生落地时间计算的要点:
首次入境时间
对于毕业后首次回国的留学生,首次入境时间通常以留学毕业(一般为获得学位证书时间)后首次入境时间为准。
如果留学毕业后在境外工作,首次入境时间以结束境外工作后首次入境时间为准。
境外学习时间
境外学习时间通常需要累计满足一定天数,例如博士学历要求不少于1年(360天),硕士学历不少于半年(180天),非高水平大学博士或赴科研机构进修不少于1年(360天)。
留学期间回国的时间,如寒暑假或偶尔临时回国,通常需要扣除,不会算在境外累计学习时间里面。
社保缴纳时间
留学生落户对社保基数缴纳时间的要求根据留学生的学历背景决定。
对于世界排名前500的高水平大学毕业生,一般按照1倍社保基数缴纳6个月即可办理落户。
对于不在世界排名前500的院校毕业生,可能需要按照1.5倍社保基数缴纳满1年后才能申请落户。
政策变动
留学生落户政策可能会有变动,例如上海落户政策中,对于境外学习时间有严格要求,并且对于不同排名的院校毕业生有不同的社保缴纳年限要求。
注意事项
留学生在计算落地时间时,需要考虑出入境记录、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上的时间,以及是否有在境外工作的经历。
对于因疫情等特殊原因提前回国或全程在国内上网课的情况,落户政策的判断可能会有所不同。
以上信息基于最近的政策更新,具体政策可能会有所变动,建议关注官方最新发布的政策文件或咨询当地留服中心以获得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