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的新骗局揭秘

初心教育 · 2024-12-27 20:43:53

针对留学生的骗局主要有以下几种:

违法“虚拟绑架”诈骗

通过技术手段篡改来电显示号码,冒充国内公安、检察院、法院、海关等执法部门或中国驻外使领馆。

声称留学生涉嫌邮寄假护照、快递包裹夹带违禁品、办理电话卡或开设银行账户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要求留学生提供个人信息,并通过社交平台与指定“警官”或“检察官”联系,出示伪造的逮捕令、起诉书等文件。

编造安全审查、自证清白、财力证明、保证金等名目,要求留学生将资金转移至指定账户进行审查后办理担保证明或撤销指控。

通过欺骗、诱导、威逼留学生离开住处到宾馆,切断与外界联系,拍摄自己被捆绑、殴打的图片和视频,制造“虚拟绑架”,进而骗取钱财。

换汇诈骗

以“优惠汇率”为诱饵或家里突发紧急状况急需换汇为由,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网站发布换汇广告。

声称提供合法、优惠、便捷的换汇渠道,使用虚假的转账记录骗取钱财。

诈骗分子混入宿舍群、校友群中,寻找有换汇需求的留学生,并主动添加留学生为好友后进行交易,一旦留学生先行转账,诈骗分子便会携款逃跑并拉黑删除留学生。

假冒大使馆人员、海关或者警察

骗子伪造官方号码,冒充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留学生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

以会坐牢或被遣返回国为恐吓,要求打款或获取银行账户密码。

常见理由包括“你有一份重要的文件……”、“你的签证过期/存在问题了……”、“你涉嫌漏税、犯罪……”。

私下换汇

骗子潜伏在留学生微信群中,发布诱人的换汇信息,通常比口岸汇率和银行汇率低得多。

骗子个人信息作假,朋友圈照片盗图,降低留学生的防备心。

线上交易一旦钱到账,骗子就直接失踪。就算当面换汇,现金金额不对、夹杂假币或抢了钱就跑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虚假租房

骗子在租房网站或社交平台上发布低价租房的信息,吸引留学生的关注。

一旦找到潜在的租客,骗子便会要求先支付押金,并提供虚假的房源信息。

提醒留学生,找房时一定要亲自查看房源,并避免缴纳任何费用之前未签署合同,尤其是以低价吸引的房子。

冒充客服

骗子通过社交软件或电话,自称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告知留学生其账户存在问题需立即处理。

一些骗子甚至会让留学生提供账号密码,随后便迅速盗取资金。

专家建议,务必通过学校的官方网站查找联系方式,任何涉及到个人和财务信息的请求都需三思而后行。

虚假招聘信息

骗子利用留学生急于求职的心理,以高薪为诱饵,骗取留学生的个人信息和押金。

还有的骗子会冒充招聘公司,骗取留学生的面试费用或培训费用。

防范措施包括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高薪招聘信息,仔细核实招聘公司的身份和信誉,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或费用转账给陌生人或未经验证的账户。

网络交友诈骗

留学生在社交网站上结识外国朋友,随后可能会被诱导向对方汇款,声称需要钱来解决紧急情况。

这种情感操控类诈骗令许多留学生损失惨重。

假冒学长或朋友

骗子利用社交网络,冒充在当地的学长或者熟人,以帮助和指导为名,诱导留学生进行不法交易,甚至向他们借钱。

投资理财诈骗

骗子常常以高回报的诱惑吸引留学生的投资,借助网站或社交媒体展示夸大的投资收益,甚至提供一些虚假的成功案例来提高可信度。

建议留学生保持理智,不盲目跟风,应多了解市场动态。

以上是留学生可能遭遇的常见骗局及其揭秘。防范这些骗局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交易和寻求帮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