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家长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骗局:
盗取社交账户诈骗
诈骗犯会盗取留学生的社交账号,如QQ号,然后假冒本人或其亲友向家长索要钱财。由于时差和家长对子女的担心,这种诈骗方式成功率很高。
冒充政府官员诈骗
骗子会假冒调查局、移民局等机构的官员,威胁留学生若不缴交欠款将被驱逐出境。一些留学生为了花钱消灾,会自动转账给骗子。
冒充留学中介诈骗
骗子会冒充留学中介,宣称学费可以打九折,还可以帮忙代缴费。一些留学生为了省钱,可能会中招。
利用语言障碍和人生地不熟行骗
留学生初到外国时,由于语言不通和人生地不熟,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骗子可能会利用这一点进行明目张胆的行骗。
制造“失联”假象诈骗
骗子先假装成公检法人士,警告留学生涉及犯罪,并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然后,骗子会联系家长,称孩子已被绑架,要求支付大笔赎金。
虚拟绑架诈骗
这是一种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骗子通过制造留学生“失联”的假象,骗取家长支付巨额赎金。这种诈骗通常分为两步:首先对留学生实施“冒充公检法”诈骗,然后对家长实施“虚拟绑架”诈骗。
租房诈骗
留学生在刚到国外时,可能会选择短租,而骗子会利用低价位诱惑学生签订合约并提前交付定金,然后消失不见。有的骗子甚至会同时将同一套房租给多个人。
电话/短信/聊天工具诈骗
骗子通过电话、短信或盗用社交媒体与家长联系,进行诈骗。他们会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恐吓留学生,并要求其切断与外界的联系,然后要求转账。
换汇诈骗
骗子可能会冒充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以需要换汇为由,要求家长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然后进行诈骗。
防范建议:
家长和留学生应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电话或短信。
遇到紧急情况时,首先应联系当地警方或使领馆,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不要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轻易转账给陌生人。
留学生应定期与家人保持联系,及时报告自己的安全状况。
了解并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而陷入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