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留学的小说家

芥末堆看教育 · 2024-12-27 22:22:18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他在1927年至1929年赴法国留学,1929年回国后,从事文学创作。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914年1月,赴日本留学。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她曾在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

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

於梨华(1931年—2020年4月30日),20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之一,1931年生于上海,祖籍宁波镇海。她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留美学子的生活,被誉为留学生文学的“领头雁”。

黎锦扬,1917年生于湖南湘潭,在兄弟中排行第八,长兄为国学家黎锦熙,二兄为著名作曲家黎锦晖,兄弟八人有“黎氏八骏”之誉。1941年西南联大毕业。随后赴美,1947年取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主修戏剧),定居美国。他是二战后最早以中国人题材撰写英语小说的华人作家。

韩素音,1917年生于河南信阳,亚欧混血女作家,现居瑞士洛桑。她的父亲是留学比利时的中国工程师,母亲是比利时人。

哈金(1956年—),1985年移居美国,目前在波士顿大学教书。他用英文写作,第一本短篇小说集《词海》就获得1997年海明威文学奖,2000年,他的小说《等待》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

这些作家在留学期间不仅接受了西方现代的思想,同时也深受留学国家文化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学风格。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中国留学生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