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出国留学的人员被称为 留学生。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日本人发明的,追溯到唐代。当时,日本政府为了汲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因是外交使节,不能在中国停留时间太长,于是日本政府想出各种办法,其中一种是派遣一些在遣唐使回国时也与他们一同回国的学生,当时称之为“还学生”;另一种是派遣一部分在遣唐使回国后仍继续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部分人就叫“留学生”。
此外,中国最早的留学生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1871年8月,即同治十年,清政府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之后陆续有120个十来岁的孩子被送到美国接受西方教育。这些孩子有个统一的称呼“清朝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