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中介在与学生沟通时,可能会使用一些隐晦或含糊其辞的说法来误导学生,或者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而故意模糊信息。以下是一些留学中介可能使用的潜台词示例:
过度乐观的评估
“你这个背景上top1很容易,没问题,放心交给我们。”
潜台词:中介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背景和能力,而给出过于乐观的评估,以吸引学生签约。
模糊学校和专业选择
“如果你一定要申好学校,那你科研实习都得做起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们这边可以帮你联系。”
潜台词:中介可能会推荐一些竞争力较低的学校作为保底选项,而不向学生明确说明这些选项的质量。
不诚实的承诺
“我们最保底的说也能弄个CMU,像是UC系列那些我们根本不考虑。”
潜台词:中介可能会承诺一些不太可能的录取结果,以增加学生签约的可能性。
对申请结果的不确定性
“你这个成绩申请xxx大学,我们可以帮你试一下。”
潜台词:当学生的成绩明显达不到目标学校的录取标准时,中介可能会用“试一下”来回避直接拒绝,而实际上已经知道申请结果不太可能成功。
隐藏费用和条件
“保录取,申不上包退?”
潜台词:虽然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可能存在额外费用或隐藏条件,如学校会给中介发佣金,从而推荐学生申请佣金更高的学校。
“免费帮你申请!”
潜台词:免费服务可能意味着服务质量不高,或者文书、申请环节的质量难以保证。
对学生问题的回避
“大家经常会遇到一类中介,和你聊了没两句,甚至没有看到你成绩单就说一切没问题的,你要小心了。”
潜台词:中介可能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情况下就给出过于积极的回应,以避免在初期就筛选掉不符合要求的客户。
当与留学中介沟通时,学生应该保持警惕,仔细询问并核实中介提供的信息,确保自己了解所有的细节和要求。如果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向中介索要明确和具体的回答。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比多家中介的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选择信誉好、服务质量高的中介机构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