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去外国留学的方法如下:
申请指标
古代去外国留学需要申请“指标”。例如,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高句丽派遣子弟到中国学习,被称为“请入国学”,这相当于现代的“留学申请”。
政府公派
早期来华的留学生大多为“高干子弟”或“富家公子”,但也有自费生(民间)与公费生(公派)之分。绝大多数外国留学生是政府公派,国家会拿出相应的“生源指标”来限制接收留学生的数量。
费用全免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费用全免,包括衣粮等生活费用,由朝廷经审批通过后支给。
进入高等学府
外国留学生可以进入当时中国最高学府,如设在都城太学、国子监读书,这些学府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在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最先进。
总结起来,古代去外国留学主要依赖于官方渠道,需要申请指标,并且费用全免,可以进入中国的最高学府深造。不过,由于名额有限,普通外国寒门弟子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