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留学期间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学习日语和普通科学知识
鲁迅先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和普通科学知识,以为升入高等专门学校打基础。
参与社会活动
他积极参与同乡会、听讲座、参加爱国集会等活动,逐渐接触并接受了各种新思想和新理论。
结识革命党人
在留学期间,鲁迅结识了章士钊、陈独秀等有着同样爱国热情的革命党人,这些交往对他的救国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剪掉辫子
1903年3月,鲁迅剪掉了辫子,这一举动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中极为罕见,表达了他对清政府的不满,也体现了他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决心。
创作《自题小像》
同年,他创作了《自题小像》一诗,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表达了他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决心。
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1904年9月,鲁迅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东北大学医学部前身)就读,成为该校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
学习医学课程
在仙台,他学习了物理、化学、解剖组织等医学课程,并结识了恩师藤野严九郎。
弃医从文
在学医期间,鲁迅遭遇了一次深刻的精神震撼,他观看了一部关于同胞被杀害而其他同胞却麻木围观的幻灯片,这一事件让他决定弃医从文,走上文学道路。
接触西方思想和文学作品
鲁迅在留学期间接触到了大量先进的西方思想和文学作品,包括尼采、托尔斯泰等西方思想家的哲学,以及外国的文学名著,这些阅读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视野,也深化了他的思考。
参与新文化运动
他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共同呼吁用白话文来进行思想启蒙,因为当时大多数老百姓的识字率极低。1918年,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新纪元。
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鲁迅的知识体系,也塑造了他日后的文学风格和社会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