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中介可能存在的坑包括:
虚假宣传和误导信息:
一些不良中介会夸大自己的实力和资源,发布虚假宣传,比如夸大留学成功率、学校排名、大学录取率等信息,来迷惑学生和家长。他们可能提供虚假的留学案例和学生证明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高额费用和隐性收费:
某些中介可能会收取过高的费用,超出他们提供的服务的合理范围。他们可能还会以各种名义向学生和家长收取额外的费用,比如申请费、咨询费、材料费等。有的中介以低价吸引客户,但在后续过程中隐瞒一些必要的费用,并在签约后追加收费。
假文书和造假材料:
为了增加学生的录取机会,一些不良中介可能会提供虚假的文书和造假材料。他们可能雇佣代写服务,为学生撰写虚假的个人陈述、推荐信等申请材料,或者伪造学生的成绩单、英语考试成绩等。
不尊重客观事实,胡乱吹嘘:
有些机构没有拿得出手的申请成功案例,但会花钱“买学生”,让那些申请上了名校的学生为自己宣传。他们可能会宣传所谓的“保录取”,实际上进行学历造假,在法律边缘试探。
服务收费不透明、不公开:
同一目的地、同一专业,各机构收费项目不统一、收费标准相差很大。消费者出国前一般需交两笔费用:中介服务费和境外服务费。前者一般是明码标价,但后者经常出现事前不透明、事后说不清的侵权现象。
设置不公平合同条款:
一些留学黑中介利用消费者对申请过程和相关法律不熟悉等弱点,不使用有关部门发布的标准化格式合同范本,或在合同书上加入一些不平等条款。如某些中介方在合同中规定只负责申请国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申请人如未获得签证,则概不退款。
过度包装,夸大其词:
很多留学机构会把自己包装得很漂亮,夸大其词,甚至录取数据造假,为的就是引诱学生上钩。实际上,大部分中介只是采用了流水线的作业操作方式。
不透明的服务流程:
一些中介不会给学生申请所用的邮箱,名义上说交完钱什么都不用管直接等结果就行了,但是这种不透明的操作流程存在着高风险。如果中介不给你申请大学的邮箱、不让你看申请的材料,那么就基本可以判断是个不靠谱的机构。
申请材料套模板:
有些不负责任的留学机构会用套用模板的方式来处理申请,这样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和优势,降低申请的成功率。
退费陷阱:
一些留学中介在宣传中承诺“申请不成功,全额退款”,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猫腻”。他们可能会将学生选择的“保底”院校和项目包装得冠冕堂皇,实际上这些项目可能非常“水”,而且与中介机构之间有合作关系,中介为学校送生源,抽取佣金。
为了避免掉入这些陷阱,建议学生和家长在选择留学中介时,一定要做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仔细查看中介的资质和口碑,了解他们的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避免被不实的承诺和虚假宣传所迷惑。签约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