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已经有多所高校成立了碳中和学院或相关研究机构,具体如下:
北京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作为2030年重点布局建设的四大交叉平台之一。
清华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成立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东南大学:
在2022年大类招生中新增了工科试验班(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
华东理工大学:
新成立了国内首个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计划2023年首招碳中和本科专业。
西安石油大学:
成立了新能源学院以及碳中和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
福建农林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学院和碳中和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
西北大学:
成立了榆林碳中和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培养碳中和领域专门人才的新型研究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成立了新能源学院(碳达峰碳中和创新发展研究院)。
中央民族大学:
成立了经济学院碳中和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发展研究院。
浙江农林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成立了碳中和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增设了碳中和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
增设了碳中和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
增设了碳中和专业。
北京科技大学:
增设了碳中和专业。
重庆大学:
增设了碳中和专业。
上海理工大学:
增设了碳中和专业。
山东大学:
增设了碳中和专业。
这些学院和研究院的设立,标志着国内高校在碳中和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将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提供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