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授课模式因国家和课程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讲座(Lecture)
也被称为“大课”,通常由一位主讲教师授课,学生人数较多,一般不少于50人,甚至达到300到500人。
授课场地多为阶梯教室,授课形式较为传统,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互动较少。
学生需要认真记笔记,教授授课速度可能较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较少。
辅导课(Tutorial)
是一种小班授课模式,人数一般控制在20人以内,由课程的导师或助教负责。
主要进行习题讲解和案例讨论,补充lecture中的关键细节,旨在回答学生提问和分析难点。
小型研讨会(Seminar)
人数较少,通常每个学生都有短暂的在讲台上发言的机会。
讲师选择一个题目,学生可以畅谈和分析自己的观点,最后由老师归纳并补充,讨论激烈,有助于学习多角度分析问题。
实践课(Practical Course)
理工科学生必须参加,侧重于实际操作和实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集中授课
也称为大课,由教师主讲,学生听讲记笔记,授课时间通常为1-2小时,提供课程中比较特殊的信息。
单独辅导和实地调查
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一对一辅导或实地研究。
自主学习
美国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时间有限,教授讲解知识点,课后复习和作业需要学生自行安排。
师生互动
虽然教授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机会较少,但通过Office Hour等方式提供了解答疑问的机会。
评定与考核
美国大学采用多元化的评分制度,成绩不再仅仅取决于期中期末考试,还包括个人陈述、论文、考试和报告等。
这些授课模式各有特点,旨在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建议学生在选择留学项目时,详细了解目标国家的大学授课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