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诈骗盛行的主要类型包括:
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冒充国际刑警、国内公安机关或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要求配合调查或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
换汇诈骗:
诈骗分子声称能以高于银行的汇率换汇,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
假冒大使馆工作人员:
骗子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名义,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至“安全账户”。
虚拟绑架诈骗:
骗子冒充国际刑警、当地警方或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要求受害人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并拍摄疑似被绑架的视频或照片,然后向受害人的家人索要赎金。
虚假租房诈骗:
骗子在租房网站或社交平台上发布低价租房信息,吸引留学生支付押金,然后提供虚假房源信息。
冒充客服诈骗:
骗子自称是学校工作人员,告知留学生账户存在问题,要求提供账号密码,进而盗取资金。
虚假兼职或就业机会诈骗:
骗子发布虚假的兼职或就业机会,诱导留学生支付费用。
虚假奖学金与助学金骗局:
骗子假冒基金会或学校,声称留学生获得高额奖学金,要求支付申请费。
投资理财诈骗:
骗子以高回报诱惑留学生投资,展示虚假的成功案例,最终导致投资失败。
身份盗窃:
骗子窃取留学生的个人信息,如证件、银行账户等,严重影响其信用记录。
包裹被扣留或丢失诈骗:
骗子冒充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声称包裹被海关扣留或丢失,要求支付高额邮资。
车祸赔偿诈骗:
骗子自称是机构工作人员,声称车辆在国外出事故,需要赔偿。
冒充银行工作人员:
骗子冒充银行客服人员,要求提供银行卡信息,最终目的是获取敏感数据。
这些诈骗手段多样且隐蔽,留学生应提高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并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透露给陌生人,也是防止诈骗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