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呈现出以下特点:
新增专业
全国范围:新增了24种本科专业,包括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电子信息材料、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中国古典学、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专业。
新疆地区:伊犁师范大学新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昌吉学院新增能源化学工程专业;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新增建筑装饰工程、智能建造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大数据与审计专业;新疆理工学院新增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物流管理专业;新疆财经大学新增国际商务专业。
专业优化与调整
撤销与停招:一些曾经热门的专业因滞后于经济市场发展所需逐步停招或被撤销,同时一些新专业兴起,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金融科技等领域。
更名与调整:对原有本科专业进行更名或调整,变为新专业,由于师资不变,专业培养目标一致,对在读学生的影响较小。
支持关键领域
教育部支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支持高校面向关键领域布局相关专业,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绿色低碳、涉外法治、国际传播、国际组织、金融科技等,以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省级统筹指导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引导高校设置符合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并做好增设专业形式审核工作,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高校及时提出反馈意见。
这些调整旨在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建议学生和家长关注这些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