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5月,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为6.6万个,2023年度全国本科专业布点总数仅增加3个,增长量较往年大幅下降,本科专业布点迎来转折点。
本科专业现状
本科专业数量
2024年,我国普通本科专业数量达到816个,较2020年增加113个,增幅达16%。
其中,基本专业维持352个不变,特设专业则由2020年的351个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464个,2024年特设专业占比已达56.9%。
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2024年,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达到139个,较2020年增加47个,增幅达51%。
专业设置与就业
法学专业因就业面狭窄,成为低就业率的一个专业。法学专业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比较理性,明显感到就业的压力,并将报考公务员列为就业首选目标。
教育学专业设置多样化,教师队伍壮大,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科交叉融合不足。
专业认知现状
一些大学新生在没有充分考虑的情况下随意迁移专业,面临条件和程序障碍,可能浪费大量时间和金钱。
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对专业学习持消极态度,没有学习动机,感到空虚。
专业结构调整
教育部近年来对本科专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
专业设置改革
大学生对高校专业设置的意见及建议显示,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趋同、特色专业设置不足、专业优化与院校转型等。
建议
优化专业结构:
继续加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撤销或停招不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确保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多元化人才培养: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个性化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创新和发展,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
提升专业认知:
加强新生对专业的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减少随意迁移专业的现象。
加强就业指导:
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行业需求,调整就业期望,提高就业竞争力。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本科专业设置的质量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