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教育部已经裁撤了多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包括音乐学、表演、动画、保险学、广播电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物理学等。此外,一些高校如天津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兰州大学等也分别宣布了拟撤销的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源与照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经济学、汉语国际教育等。
专业撤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许多高校为了吸引生源和提高办学竞争力,设置了大量的专业,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些专业已经不再符合当前的需求。就业率低
。一些专业的就业率非常低,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被27所高校撤销,且近五年已有90多所高校撤销该专业,说明该专业的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专业定位与学校发展不符。有些专业的设置与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一致,因此被撤销。
资源有限。一些专业由于投入的资源有限,导致学生无法学到真正的技能,无法成为相应领域的专业人才。
建议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应关注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避免选择那些可能被撤销的专业
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应更加谨慎,确保专业设置符合学校的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学生在校期间,应努力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