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高层次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层性
职业本科教育应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性。毕业生应具备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的能力,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
高层次的内涵包括:掌握扎实的技术理论,具有宽基础的知识结构;掌握高级技能技术,具有综合性、创新性的能力结构和全面的、高水平的职业素质。人才培养定位要高,适应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规格要高,达到本科层次的学术要求和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人才培养质量要高,符合社会的预期与企业的需要。
职业性
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职业,职业性是职业本科的基因所在。职业本科的办学要以职业需求为逻辑起点,以高层次职业胜任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应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的学生要对工作领域熟知、对工作岗位熟悉、对工作技术熟练,具备职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规范和职业证书。
技术性
技术性是职业本科教育的核心本质要义,技术包括基本技术、专门技术、特殊技术、关键技术和新技术等。职业本科教育需要以技术逻辑为主线,以本区域行业的主流技术为核心,突出复杂关键技术的掌握,更加强调系统集成能力的培养。
服务产业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接新职业。
专业目录应每年动态增补,五年调整一次,以适应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
系统衔接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进行系统设计,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有机衔接,促进普职融通。
综上所述,本科专业的高层次定位是坚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注重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产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注重教育体系的系统衔接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