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本科专业体系

小笨熊说故事 · 2024-12-26 05:11:50

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通识类课程:

这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人文素养,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数理基础课程:

包括数学、统计学等基础学科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能力。

计算机类课程:

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如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算法等,是人工智能专业的基础课程。

人工智能核心课程:

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智慧交通融合型课程:

针对交通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如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等。

综合实践类课程:

通过项目实践、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一些高校还结合自身的优势特色,构建了“AI+X”的专业体系,例如:

“1+3+4+N”的“AI+X”专业体系: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核心,包括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互联网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3个AI相关专业,以及智能化工、数据科学、数字经济、语言数据科学等4个“AI+”专业新方向。

“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建筑工程与环境设计、媒体与现代服务”4个“人工智能+”本科专业集群:通过数字赋能,紧密对接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

“数学与统计”“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核心”“人工智能核心”“认知与神经科学”“先进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与社会”“人工智能工具与平台”等八大专业课程群:共包含34门课程,其中必修25门、选修9门,旨在培养具有科学家素养的工程师。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掌握人工智能理论与工程技术的专门人才,具备解决科研和实际工程问题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嗅觉。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