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共有多个学校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数量如下:
1. 四川大学:新增专业点最多,为30个。
2. 武汉大学:新增27个,位列全国第二。
3. 吉林大学:新增26个,位列全国第三。
4. 浙江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最多,为91个。
5. 华中科技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超过70个,为74个。
6. 山东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超过70个,为74个。
7. 中南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超过70个,为72个。
8. 中山大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超过70个,为72个。
9. 北京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0. 中国人民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1. 清华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2. 北京交通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3. 北京工业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5. 北京理工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6. 北京科技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7. 北京化工大学: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
18. 深圳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
19.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未详细列出,但为浙江省乃至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平台培养的重要基地。
20. 浙江工业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数量未详细列出,但在某些“双非”高校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一。
21. 江苏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未详细列出,但能够以省命名,可见其实力和底蕴。
22.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包含产品设计、展示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3. 福建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等多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建议:
四川大学、 武汉大学、 吉林大学、 浙江大学等高校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的数量上表现突出,建议优先考虑这些学校的对应专业。
对于非“双一流”高校,如 深圳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等,虽然整体实力略逊于“双一流”高校,但在某些专业上也有很高的教学水平,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湖北美术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在特定专业上具有优势,如果学生在这些专业上有浓厚兴趣,也可以作为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