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和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该标准编制把握三大基本原则: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
具体而言,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概述:
对各个专业的总体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适用专业范围:
明确各个专业所适用的具体专业类。
培养目标:
规定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培养规格:
详细描述各个专业的培养规格,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实践教学等。
师资队伍:
规定各个专业的师资队伍要求,包括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等。
教育条件:
规定各个专业的教育条件,包括教学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
质量保障体系:
规定各个专业的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评估、教学检查、教学改进等。
附录:
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附件。
此外,该标准还对各个专业的“专任教师”进行了释义,即为本专业承担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的教师,不包括承担通识课或公共课教学的教师。
这些标准旨在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各个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