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评价是对标世界和国内同类一流专业的过程,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课程、师资、教材、测试和就业,每个评价要素的权重均为20%。评价程序遵循客观、真实、简便的原则,采取专家评价与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
专业自评
各专业对照《2023年本科专业“增A去D”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按照A(国际一流)、B(国内一流)、C(国内平均水平)、D(国内平均水平以下)四个等级进行自评,确定专业等级,并填写《参评专业自评汇总表》。
自评等级为B级及以上的专业,需要明确对标院校及专业,并开展对标分析。
准备专业材料
各专业在自评基础上,根据《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数据上传操作指南(高校用户版)》,在规定的平台提交评价材料。
评价结果与应用
评价结果将用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专业认证(评估)的专业将获得相应的荣誉和资源支持。
建议:
各专业应认真学习评价指标,对照自身情况进行自评,并按时提交相关材料,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学校应加强对评价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专业建设中的问题,持续提升专业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