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开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有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
符合学校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本科教育规模,坚持“适度发展,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
新专业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当前发展重点和长远发展战略的需要,优先扶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一些专业;鼓励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和教学资源建立跨学科的专业;加大对传统学科专业的提升和改造的力度。
对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和特设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应从严控制。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社会职业及其需要,市场反馈的信息来重新审视和考虑高校的专业设置问题。
突出特色、注重内涵建设,与学科建设相协调,注重规模兼顾效益。
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专业设置要符合教育规律,并结合学校实际,根据自身条件出发设置适合专业。
前瞻性、可行性和系统化,高校不能盲目地设置本科专业,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新专业开办基本条件、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要求来设置新专业。
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民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有科学、规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本科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