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确实存在被淘汰的风险。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同时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此外,对于连续5年未招生的专业将予以撤销处理。
实际上,近年来已有多个本科专业被撤销。例如,2018年全国共有416个本科专业被撤销,而2016年-2020年期间,国内一共有55所高校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专业末位淘汰制也在一些省份实施。例如,福建省自2024年起,将会对该省高职院校设置专业末位淘汰制,连续2年毕业去向落实率倒数10%的专业将会不再招生或调减。四川省也出台了就业末位专业淘汰制度,对毕业落实去向连续两年低于50%的专业实行黄牌提示,连续三年低于50%的专业实行红牌提示。
因此,本科专业存在被淘汰的风险,主要原因是这些专业可能已经过时,不再为社会急需,或者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节。建议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更加关注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行业发展趋势,以降低未来被淘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