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建设的六个环节包括:
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应先进,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计划能把握专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方向。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强、专业口径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总体思路、具体计划与配套措施;考虑实施双语教学的步骤及规划、题库建设、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等。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应包括多媒体教学建设。
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意内容更新,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提高实验开出率、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比例、实验室开放率,实习基地建设等。
教材建设 。
师资队伍建设:
包括教师结构(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青年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保证教授、副教授上课的措施等)、师资的引进与培训(合理配置师资,可按工作量设岗配置、按学术梯队设岗配置、按专业方向设置配置、按老中青三结合、有利新人成长原则配置等)、教风建设(科研的方向、条件、成果;产学研合作的措施等)。
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了本科专业建设的完整框架,旨在提升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